鱼皮花生有诱人的香味,而且营养丰富,是品茶佐酒佳品。吃起来咸中带甜,香郁酥脆,很受群众欢迎。还远销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。20世纪20年代,居住厦门的台湾省人用手工仿制出售,它以花生仁、糕粉、白糖、淀粉等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,虽然没有鱼皮胶成分,但鱼皮花生变成一个俗名沿用。鱼皮花生,最早源于日本,因当年制作时在其表皮糕粉坯里掺有鱼皮胶,故称为鱼皮花生。
古代的栗羊羹,还真有“羊”,也确实是“羹”。唐朝时,最初的栗羊羹是加入羊肉煮成的一种羹汤。但从中国传到日本后,因僧侣不吃肉食,便用红豆、葛粉和面粉做成羊肝的形状。日语“肝”“羹”发音类似,于是,“羊肝”就说成“羊羹”,在茶道流行时成了著名茶点。在丰臣秀吉时代,豆沙羊羹最为盛行。日本羊羹以红豆为材料,其后发展为栗子、番薯等不同款式羊羹。在栗羊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栗子面,遂为羊羹之精品。
“羊羹”这名称不见经传,一直到近时北京仿制,才出现市面上。这并不是羊肉什么做的羹,乃是一种净素的食品,系用小豆做成细馅,加糖精制而成,凝结成块,切作长物,所以实事求是,理应叫作“豆沙糖”才是正办。但是这在日本(因...